肯定自己的練習:用 3 個關鍵要素,當自己的溫柔誇誇隊
- Vida Huang
- 5月13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已更新:5月14日

我以為我已經懂得愛自己了: 順隨身體感受吃健康的食物、想休息就休息 依心而行,不逼自己做太多事⋯⋯ 但前陣子我發現,自己的內心深處仍然沉積了一股哀傷的情緒 我還是會期待有人對我說: 「你很棒喔」、「你真的很努力」、「我看見你的用心了」
那,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?
仔細探究自己的感受之後,我意識到:
原來「吃好、睡飽、適度休息」這些照顧自己的具體行動,雖然能減少壓力
卻不能取代內心被理解、被肯定的情感渴望。
僅對自己喊話「我很棒」的肯定方式,其實無法真正滿足我的需要。
我想要的,不只是身體或情緒上的照顧
我也想,在心靈層面被理解與珍惜
更具體的自我肯定
比起不斷告訴自己「我真的很棒」、「我做得很好」
運用非暴力溝通 NVC(Nonviolent Communication)的表達方式
更能明確地點出我「做了什麼」、「好在哪裡」、「有什麼感受」
我想學習用更具體的方式來表達對自己的肯定
目的是,讓內在有一個可依靠的支持來源,而不必總從外界求取

表達感謝的 3 個要素
在練習肯定自己時,要「說出來」或「寫下來」都可以
最重要的是,試著在句子裡放入三個關鍵要素
可以讓我們的表達更具體,也增加自我肯定的深度
非暴力溝通的感謝 3 要素
他人的何種行動增進了我們的福祉
我們有什麼需要因此得到了滿足
我們對此產生了哪些愉悅的感受
——《非暴力溝通:愛的語言》米歇爾・盧森堡博士
行動 ➡️ 你觀察到的、未帶有評論的具體行為事實
需要 ➡️ 覺察內心深處真正的需要或價值觀
感受 ➡️ 我由此產生的感受(通常不會只有一種)
我們往往樂於感謝別人、讚許對方做的好事,但卻鮮少肯定自己。
如果你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,可以試著從情緒/行為/身體感知/價值這 4 個面向切入
(我會在下方列出一些簡短的範例供你參考)
不過要注意,在實際表達的時候:
這三要素沒有一定的順序,你想怎麼講都行
因為平常不習慣做這件事,我們可能會需要花一點時間,來釐清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要
找親近的朋友一起討論,或跟 AI 聊聊也會有幫助喔
你可以放寬心,慢慢來。

自我肯定的四個面向
情緒面向:看見自己的情緒,給予理解與陪伴
句型:
「我感受到__(情緒),因為我有__的需要(需要),我願意__(行動)來陪伴自己。」
範例:
剛才的環境讓我有點煩躁,這表示我需要更多空間與安全感。真感謝我有意識到這件事。在離開現場之後,現在感覺放鬆、舒服多了。
當我今天坐著流眼淚,腦中沒有批評自己,也沒有逃避⋯⋯這樣的接納讓我感覺平靜和被理解。謝謝我願意停下來,陪自己待在這個感覺裡。

行為面向:看見自己今天做了什麼選擇與努力,不論大小
句型:
「我今天__(行動),這代表我在__(需要)上有意識地照顧自己,我很欣賞自己的__(感受)。」
範例:
雖然害怕被拒絕,我還是鼓起勇氣邀請對方外出,最後我們度過了愉快時光。我感謝自己的主動與積極,也為此感到踏實的連結與滿足。
今天我主動給路邊需要幫忙的人一個袋子。這個小小的舉動,讓我感到幸福與平靜。真感謝自己有隨身攜帶購物袋的習慣!

身體感知面向:聆聽並回應身體訊號,給予接納而非批判
句型:
「我注意到__(感受/需要),我願意溫柔地__(行動),因為我的身體一直在支持我。」
範例:
我注意到我的肩膀有點緊,便放下手邊的事情伸展一下,喝口水,感謝它這麼努力撐著我一整天。這讓我感受到對自己的關懷與放鬆。
我發現我的眼壓有點高,所以暫停工作,外出散步十分鐘。這代表我在聆聽身體的需要,我很欣賞自己的敏感與柔軟。

價值與意圖面向:看見自己的內在動機或心意
句型: 「我選擇__(行動),是因為我想活出__(需要)的價值/狀態,我很尊重自己的這份選擇,並因此感到__(感受)。」
範例:
我選擇在睡前把答應別人的事情完成,這是因為我想尊重自己的承諾和他人對我的信任。雖然身體有點累,但心裡感覺很滿足、踏實。
我願意花時間書寫,是因為我想更理解自己,也重視與自己的連結。我珍惜這份真誠的意圖,也因此感到輕鬆、溫柔與釋放。
我願意練習對自己說話,是因為我想活得更貼近內心的真實。我感謝自己選擇走在這條路上。
你很值得被肯定,也值得被理解
彩蛋:自我肯定語句練習
你可以把下面這段話念給自己聽,或寫下來
用習慣的語氣和方式,溫柔地對自己說:
「嘿、OOO(可以帶入自己的名字)
我想對你說一聲謝謝
你不需要完美,你只是一直在這裡
聽我說話,陪我經歷各種事情
哭泣,大笑,跑步,煮飯,工作,偷懶
一天一天,平凡而真實地過生活
有你在,我覺得很安心,覺得有所依靠
你讓我在這樣普通的日子裡
還是能感覺到安全與溫暖
我以前好像沒有這樣看待過你
但我現在開始看見了——
你是我這一生中最親密的朋友
謝謝你存在在這個世界上
也總是溫柔地在我的心中發出光芒。」
「我知道你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只有一個人、很孤單
但我想讓你知道,這一路以來
其實你一直都默默地陪伴著自己
陪自己哭,陪自己笑
陪自己清理創傷、也慢慢復原
你從未停止學習
總是努力練習放下自責和批判、學著放過自己
這些難以言說、又沒人知曉的過程
是你給自己的禮物
即使不是每件事都能完美
即使一度迷失方向、或累癱在地上
但你一直都有在前進
我想讓你知道:你已經做得很好了
你值得被肯定,也值得被理解
我感謝你這麼堅定地陪伴著我
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
即使世界很吵、內心一團混亂
你還是沒有離開
謝謝你,願意好好地、慢慢地
連結每一個當下的自己
你是我最深的依靠,謝謝你一直都在。」

發自內心的自我肯定
我也唸了上面落落長的那段話(而且呼喚了自己的全名)
我發現,將對自己的覺察與感謝「好好說出來」,會帶給自己被理解和接納的感受
非常非常地溫柔,而且具有力量,讓人動容。
不過與此同時,我也感到好奇:
說出這個話的「我」,與聽著這些話而受到感動的「我」,分別是誰呢?
明明都是我,卻好像有一點不同。

帶著自我肯定的覺察去生活
在日常生活中,帶著更多自我肯定的意識去陪伴自己 我們所照顧到的,不只是自己的身體或情緒,更包含心靈
在寫完這篇文章的此刻,我感覺自己的心中,似乎有一株小小的嫩芽正破土而出
未來,不知道它會開出什麼樣的花,還是要長成一棵大樹?
希望這個練習,可以幫助你踏出自我肯定的第一步
照顧自己最好的時機,就是「現在」。
深深地祝福你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