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以靈氣為伴,練習心理幸福的 6 種方式
心理學家 Carol Ryff 提出了「幸福的六個面向」理論,提醒我們幸福不只是瞬間的開心或舒適,而是包含著自我認同、人際連結、成長實踐等持續性的生命感受。 你曾經覺得生活好像「應該」要滿足,但內心卻感到空空的嗎? 那可能是因為我們將「快樂」和「幸福」畫上了等號,卻忽略了心...
Vida Huang
5月1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肯定自己的練習:用 3 個關鍵要素,當自己的溫柔誇誇隊
我以為我已經懂得愛自己了: 順隨身體感受吃健康的食物、想休息就休息 依心而行,不逼自己做太多事⋯⋯ 但前陣子我發現,自己的內心深處仍然沉積了一股哀傷的情緒 我還是會期待有人對我說: 「你很棒喔」、「你真的很努力」、「我看見你的用心了」 那,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?...
Vida Huang
5月13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

點亮自己的神性之光(Marianne Williamson)
分享一段自己喜歡的文字: 我們最深的恐懼不是自己不夠好,而是自己所擁有的強大能力 讓我們害怕的不是自身的陰暗,而是自己的光明 我們常問自己:我是誰,竟敢如此聰穎、美麗、才華橫溢、光彩奪目? 其實,我們應該反問:你又怎能不是如此? 你是神的孩子 縮小自己,對這個世界並無益處...
Vida Huang
5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學習靈氣後,你不需要執著的 3 件事
我們總是在宇宙的自然法則下工作 1. 不必執著於自己的手感/體感 這些感受並不是靈氣傳送的必要條件 不用執著於「跟上次一樣的」、「網路上寫的」、「聽別人說的」特定描述 就算在進行療癒時,覺得自己「好像沒感覺」 、「這樣是有還是沒有」...
Vida Huang
2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當下的船錨:一個關於覺察的小故事
多年前,我曾去到一個位在比利時、荷蘭與德國邊界的 Vippassana 內觀中心參加十日課。課程結束後,我與其他同修共乘一位當地人的便車返回市區。 什麼是內觀 「內觀」(Vipassana),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觀察事物,是一種藉由「身與心的觀察」來達到自我轉化的方法。...
Vida Huang
2024年11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靈氣與獨處——在靜謐中,與自己相遇
我常在想,真正的快樂發生於一個人的寧靜和獨處之中,當你在一個安然的狀態,心中突然被什麼只有自己能明白的感受,充滿細胞的每一個角落,你完整地與自己待在一塊,不被任何其他事物干擾的獨享瞬間,你對這個世界的某一種理解,或是打開了某一個感官,在心中任其綻放,那樣的簡單安靜只屬於一個...
Vida Huang
2024年11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為自己加強直覺力的 15 個實用技巧
「直覺」是每個人天生就擁有的能力,也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內在工具。如果懂得傾聽直覺的聲音,就能為自己做出更符合生命之流的決定,甚至幫助我們避開潛在的風險、趨吉避凶。 想為自己提升直覺力,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! 以下介紹 15 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加強直覺力的實用技巧:...
Vida Huang
2024年10月3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「放不下」不是你的錯,而是人類大腦的原始設定——淺談柴尼格效應:未完成的心理迴圈
我們的大腦有一個有趣的特性:傾向於記住未完成的任務,並且較容易放下已經完成的事情。 就像小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,總會期待說故事的人,能為每一個開始的故事都畫上圓滿的句點。 這些未解決的事情或任務,會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尚未完成的迴路,而大腦將依循它的特性,不斷提醒我們要去處理、...
Vida Huang
2024年10月2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靈氣與自我覺察的 4 個關聯
靈氣與自我覺察的關係十分密切,靈氣療癒不僅能促進能量的流動平衡,還能幫助人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的情緒、心靈與內在狀態。 這種自我覺察是靈氣療癒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,如果缺少了它,我們可能會在生活中汲汲營營追求根本不適合自己的事物,甚至承受過多不必要的壓力在身上而不自知。...
Vida Huang
2024年9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愛自己與自私的分別
「一個人內心如果充滿恐懼與猜疑,其他人不只會自動保持距離,也會變得小心、懷疑且猜忌,寂寞就隨之而來。 一個人如果有個溫暖的心,他隨時隨地都能全然放鬆。要是活在恐懼之中,認為自己跟別人是分離的個體,情感上自動會和其他人疏遠,進而為格格不入和寂寞感奠下基礎。」...
Vida Huang
2024年7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〖心燭〗水月——自映自清,靈性之鏡
水中之月,是陰性之極,闇中光亮 當初會發想「水月」 是希望有一款燭 點亮時可以穿透表象 把光帶進內心深處,將自己看個透澈。 金剛經說 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 無論是月亮還是水,甚至水邊觀看的我 都只是內境的投射。 總以為月相多變,心性不定 然萬物的本質如如不動...
Vida Huang
2024年1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



Desiderata 心之所需 by Max Ehrmann
〈Desiderata 心之所需〉 Max Ehrmann (1872-1945) 在喧囂和匆忙中平穩前行, Go placidly amid the noise and haste, 並牢記沉默裡可能存在何種安寧。 and remember what peace...
Vida Huang
2022年10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