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肯定自己的練習:用 3 個關鍵要素,當自己的溫柔誇誇隊
我以為我已經懂得愛自己了: 順隨身體感受吃健康的食物、想休息就休息 依心而行,不逼自己做太多事⋯⋯ 但前陣子我發現,自己的內心深處仍然沉積了一股哀傷的情緒 我還是會期待有人對我說: 「你很棒喔」、「你真的很努力」、「我看見你的用心了」 那,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?...
Vida Huang
5月13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

點亮自己的神性之光(Marianne Williamson)
分享一段自己喜歡的文字: 我們最深的恐懼不是自己不夠好,而是自己所擁有的強大能力 讓我們害怕的不是自身的陰暗,而是自己的光明 我們常問自己:我是誰,竟敢如此聰穎、美麗、才華橫溢、光彩奪目? 其實,我們應該反問:你又怎能不是如此? 你是神的孩子 縮小自己,對這個世界並無益處...
Vida Huang
5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學完靈氣後,我可以如何提升自己的能量品質?
同學發問:如果想要提升靈氣療癒的「功力」,齋戒會不會有幫助?還是要靜心打坐?改吃全素? 想要提升自己的能量品質,其實沒有那麼複雜—— 靈氣療癒師提升能量品質的 6 個關鍵方法 1. 定期自我療癒 在為他人提供服務之前,我們必須先將自己擺在第一位 透過規律的 自我靈氣...
Vida Huang
3月1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靈氣與獨處——在靜謐中,與自己相遇
我常在想,真正的快樂發生於一個人的寧靜和獨處之中,當你在一個安然的狀態,心中突然被什麼只有自己能明白的感受,充滿細胞的每一個角落,你完整地與自己待在一塊,不被任何其他事物干擾的獨享瞬間,你對這個世界的某一種理解,或是打開了某一個感官,在心中任其綻放,那樣的簡單安靜只屬於一個...
Vida Huang
2024年11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「放不下」不是你的錯,而是人類大腦的原始設定——淺談柴尼格效應:未完成的心理迴圈
我們的大腦有一個有趣的特性:傾向於記住未完成的任務,並且較容易放下已經完成的事情。 就像小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,總會期待說故事的人,能為每一個開始的故事都畫上圓滿的句點。 這些未解決的事情或任務,會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尚未完成的迴路,而大腦將依循它的特性,不斷提醒我們要去處理、...
Vida Huang
2024年10月2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速讀《原子習慣》——如何利用大腦的「節能」特性,為自己建立好習慣、改掉壞習慣
我們的大腦本身有著「好逸惡勞」的特性,如果能透過自動化機制節省力氣,就不會花多餘的能量思考。這也是既有行為難以改變的原因之一。 《原子習慣》告訴我們,只要透過簡單的行動設計,就能以最輕鬆的方式與大腦的節能模式共舞,塑造自己想要的行為。從細微的改變出發,這些不起眼的小習慣將會...
Vida Huang
2024年10月1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想幫自己轉念嗎?試試「我你他書寫法」
當我們被困擾纏身時,如果能 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,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。 以下將介紹一個簡單卻深具療癒力的書寫練習,幫助你跳脫當下的思維框架,找到心靈的出口。 準備動作 選一件這陣子困擾你、為你帶來壓力或是負面感受的人/事/物,接著按照以下三種角度開始依序書寫。...
Vida Huang
2024年10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身體之歌
不管是用哪種方式來估算身體的價值都說不通,因為身體的價值不是以它的化學成分,也不是以它處理資訊的能力來推算的。它真正的寶貴之處在於少了它,就沒有體驗可言,我們走過的人生也就不會留下足跡。
Vida Huang
2024年8月2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最後一次相遇,我們只談喜悅 The Book of Joy
達賴喇嘛和大主教對桌而坐,我在達賴喇嘛鄰座坐下,從他的姿勢和身體語言裡感覺得出領袖的威儀。我還記得第一次見面,他與我握手的手勁力道十足又不失溫柔。他的仁慈並未減損他任何一絲威儀,這也充分提醒了我們,慈悲不是軟弱,反而是力量的展現。往後的對談裡,他們還會不斷說明這一點。...
Vida Huang
2023年1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Desiderata 心之所需 by Max Ehrmann
〈Desiderata 心之所需〉 Max Ehrmann (1872-1945) 在喧囂和匆忙中平穩前行, Go placidly amid the noise and haste, 並牢記沉默裡可能存在何種安寧。 and remember what peace...
Vida Huang
2022年10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