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Line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Threads

[隨筆] 憤怒的修行

大象與僧人

印度流傳著一則故事。有一位禪修者,獨自在山洞裡修行多年,成就了崇高的三摩地*。

󠀠

一天,他非常滿意,自己終於走到了內心旅程的終點,於是從深山裡的落腳處,下山來到了一個村莊。

󠀠

那一天,市集擠滿了人,他奮力穿過人群,因為一個地方官正騎著大象經過,要求讓路,他就被亂哄哄的場面擋住了。有個小男孩站在他前面,突然害怕地退後一步,不偏不倚剛好踩到他的赤腳。

󠀠

這位禪修者痛到生氣,舉起手杖想揍這個小孩,一剎間他看到自己即將做出什麼動作——還有他把手臂高高舉起的怒氣,於是他轉過身去,回到山洞,繼續修行。

󠀠

——《平靜的心,專注的大腦》Daniel Goleman, Richard J. Davidson合著


*三摩地 Samādhi:指的是將心專止於一境而不散亂的意識狀態,也就是戒定慧的「定」。

󠀠


在書中讀到這個故事,我的第一個反應是:

󠀠

「嗯,果然修行在人間!」

󠀠

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太容易生氣的人,但前陣子被家中狗狗的身體狀況弄得心浮氣躁,我竟多次被從身體深處爆發出來的憤怒嚇了一大跳。


在情緒炸鍋時,彷彿會聽到理智斷線時的「」的一聲。感覺對心血管很不好。

󠀠

草地

如同一開始提到的故事,


要一個人躲在山中、默默修行沒問題,難的是在走入生活之後,面對不如己意的人事物時,該如何做出回應、如何在情緒風暴中找回內心的不動與平靜。

󠀠

故事中的禪修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,選擇將手中的手杖放下,返身走入山林,繼續修行。不過,「這是一種逃避嗎?」我不禁這麼想。


禪修(或任何形式的修持)也許能我們帶來寧靜與慈悲的品質,但這品質是一時的感動,還是禁得住考驗的實質成長?


在遇到問題之前,可能真的不會知道。

󠀠

從腦神經科學的觀點看來,重複的刻意練習可以增加神經元之間的連結(神經可塑性)。也因此,所有痛苦的感受——往好的方面想——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給我們直面陰影、重新選擇的機會。


󠀠

火光

「感到痛苦時,你可以告訴自己,『我正在與我的陰影相處』。」

󠀠

這句話來自於鄧惠文醫師的線上課。

󠀠

陰影(Shadow)意即我不願成為的、為求社會認同而壓抑下來的部分,藏在潛意識中,成為光明的反面

󠀠

我這輩子憤怒爆發的次數屈指可數,可是前陣子的經歷讓我發現,原來我不是不會生氣,而是一直以來,它都沒有機會出現,憤怒不曉得被我藏(壓抑)去哪裡了

󠀠


憤怒。

󠀠


我看見你了,我指認你,我(因為破掉的人格面具而不知所措地)接受你的存在,


我試著接納你,但你是我必須重新命名的東西,我給你一個名字使你得以被述說。命名會帶來力量。

󠀠

我用靈氣,用靜心,用書寫,用述說為葦舟,試著航向你。


每一次的靠近,都像在風暴中打撈,奮力把生命的碎片收回一點點。

󠀠

因為這份看見,也許,冰山因此向上浮起了一毫米。



深深祝福一切。



Opmerkingen


Het is niet meer mogelijk om opmerkingen te plaatsen bij deze post. Neem contact op met de website-eigenaar voor meer info.

Contact Me

歡迎全台各地靈氣課程/講座邀請,活動/產品合作洽詢

  • Threads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Line

感謝來訊!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

我是Vida,一位臼井靈氣導師。我用靈氣陪伴人們向內覺察與療癒,活出輕鬆自在的自己。


臼井靈氣適合任何人學習,是一種能為你帶來平靜的內修技術。想活得更舒心、平衡,就得從自己的身心療癒開始,而靈氣就是一種絕佳的自我照顧工具,學了就能用一輩子。


課程採小班制精緻教學,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,歡迎全台各地邀請開課,三人以上即可成班、八人滿班。

另提供現場及遠距個案療癒服務。

如一心手工作室 Taipei, Taiwan

ReikiTathata@gmail.com

©2025 by ReikiTathata with VIDA.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