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案對靈氣療癒「沒感覺」的 3 個影響因素
- Vida Huang
- 2024年9月20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9月21日
在學習靈氣的初期,學員通常會邀請身邊親近的家人或朋友做個案練習。然而,有時候在一場療程結束後,你有可能會聽到對方說:「欸⋯⋯剛剛好像沒什麼感覺?」
這類回饋往往會讓剛開始學習靈氣的人感到不安與困惑:明明自己按照步驟傳送了靈氣,為什麼對方沒有感受到呢?
這篇文章將探討三個影響個案對靈氣感受的因素:心理、生理和環境,並提供一些實際建議來應對這類情況。

1. 心理因素:內心的信念與期待
我們的心理會影響我們對身體感知與反應。
對靈氣抱有積極期待或相信其效果的人,往往更容易「感覺到」靈氣的作用。而對靈氣療癒抱有懷疑、不信任或抗拒心態的人,可能會較難感知到療癒的效果,或是即便有感受,也不認為那是靈氣造成的,將其歸因於其他因素。
解法:在療程前充分溝通與建立信任
在療程開始之前,與個案進行清楚的溝通,說明靈氣是一種溫和且循序漸進的療癒方法,它的效果有時並非立即可見,而是需要一段時間來體現;也可能是先在情緒或能量層面起作用,而非立刻有明顯的身體感受。在療程前確實盡到告知義務,有助於減少個案的錯誤期待。
同時,我們也會在每一階上課時重複強調「靈氣道德準則」的重要性,未經對方同意時不應強行傳送靈氣,這是一種基本的尊重,更是彼此信任的基礎。

2. 生理因素:每個人對身體的感受性不同
每個人對身體的感受性不同,對於能量或情緒變化的敏感度也不一樣。
有些人平時就有意識地在進行身體覺察練習,例如學習瑜伽、氣功,或時常冥想靜心等,抑或是天生就對能量變化比較敏感。而對於那些平時較少注意身體感覺或內在感受的人,他們就可能沒辦法敏銳地感覺到靈氣的效果。
解法:療癒師的自我穩定與接納
療癒師應維持自我靈氣的習慣,保持自身能量的穩定,並專注於每個療程步驟,相信靈氣的自然流動,不強求立即的結果,也不執著於外顯的成效。
此外,我們也可以鼓勵個案放鬆心情,接受當下的每一種感受,即使「沒有感覺」也是一種感覺,不妨就放寬心,好好享受這個寧靜的療癒過程。

3. 環境因素:療程期間是否感到放鬆
靈氣療癒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,如果療癒的過程中充滿干擾,例如時不時聽見噪音、燈光過於明亮、或者有人員進出走動等不安定因素,讓個案感到無法放鬆,就有可能影響一個人的感受度。
解法:創造安全、舒適的靈氣療癒空間
為個案打造一個足夠安靜、光線柔和、氣氛平和的空間,讓他們能安心地進入放鬆狀態。當人處於放鬆狀態時,其實會更容易感知到身體的細微變化。這不僅能提升療癒的效果,也會讓個案感受到被尊重與照顧。
如果空間中有難以避免的干擾因素(例如窗外的車水馬龍),也可以事先說明告知,讓對方做好心理準備,這樣即使在療程中出現微小的干擾,人們也較能理解與接受,不至於突然被嚇一跳。
身為靈氣傳遞者,你還可以這麼做:
邀請對方回顧內在變化
邀請個案觀察生活中的細微變化,如情緒平穩度、睡眠品質、心情是否變好等,這些可能是靈氣工作後的間接結果,並非療程結束就能立刻察覺。
不過每個人對自身感受的敏銳度不同,對於那些平時較少注意體感覺或內在感受的人,仍有可能感受不到明顯的變化。
鼓勵連續療程
靈氣的效果往往是累積的,不一定會在單次療程中明顯顯現。可以建議對方至少接受三次靈氣療癒,並跟進每次的感受。這樣也能讓對方理解,靈氣的效果有時並非立即可見,可以放下對於即時回饋的期待,轉而專注於整體的變化。
對於靈氣傳遞者來說,持續為同一位個案提供療癒,並觀察其能量的變化,也將會是一個寶貴的學習過程。這當中所累積的經驗,將會是未來成為療癒師的重要養分。
對靈氣療癒的感受是由心理、生理、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每個人的感知能力與當下狀態都會造成不同,因此對靈氣的感受也不一樣。這些差異是正常的,個案說「沒有感覺」並不代表靈氣沒有發揮作用。
我們無法保證每個前來接受療癒的人都「有感覺」,但我們可以藉由清晰的溝通、提升自身能量穩定度,以及打造合適的療癒環境,盡力讓每次療程達到最佳狀態。
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!
如果有任何心得及想法,歡迎留言或透過網站下方的通訊欄與我聯絡 ;)
有其他想上課的日期請跟我說,都可以安排看看噢!
留言